
但是,雅莉(筆者的高中同窗),今天在 Msn Messenger 的交談中,聽見妳即將嫁為人妻的喜訊,心情真是複雜萬分。同時,還聽聞妳的另一半是我過去常在妳口中所傳講的那一位時,真的差點為你高興到掉下眼淚來。很抱歉,請原諒我,真的太令我感動了。
人生的 Green Miles 究竟有多長?七折八扣,就算七十寒暑吧。然而妳在十八年華與他結識,經過十一、二年,兩人為了彼此的將來而選擇共結連理。其中,雖然不乏風風雨雨的侵擾;但是令人感到欣慰的是,經過這些誤解與絕望的挑戰,兩人卻能像彗星般再度重逢,宛如命運早已註定似的,穿過層層迷霧的包圍,共同迎向光明的未來。
在這個紛紛擾擾,價值觀與過去迥異的荒亂時代,兩人決定攜手,共同見證一段真正的美好,建構一段令人欣羨不已的親密關係。真的讓身為妳朋友的我為妳感到高興,很高興。
因著學術研究的緣故,我必須時常涉獵民國二、三十年的報紙文章。在閒暇之時,會無意瞥見許多當時的經典廣告。以現今的眼光來看,有些著實樸拙的令人發笑,有些也確實發人深省。但是,其中尤以對日抗戰時期的廣告內容令我深深為之動容。在我印象中,當時的戰亂帶來許多的不確定性,對於人生的不確定、對於未來的不確定,也影響了年輕人對於建構婚姻關係的不確定。今天兩人結婚,難保在明日遇見空襲警報而就此天人永隔;不過,當時的報紙上卻天天都刊載著某某某與某某某的結婚啟事。
那些結婚啟事象徵著在戰亂時代下的年輕人,不畏戰爭的威脅、生活的困難,還是存著對於愛情的堅貞信心,決定共結連理,描繪未來。
這些年輕人不是 Some Body,他們通常只是 No Body,但是,為了愛情的永恆,頑強的抵抗命運的安排。我時常經由一則又一則的結婚啟事,來重新感受那超越時空、跨越戰火的偉大愛情力量。而今天,我也同樣感受到這份幸福了,謝謝妳。
在此,我突然煞風景的想到個典故。一個由民進黨林義雄主席所提及的小典故。他說:在東方與西方,丈夫稱呼另一半有許多種說法,例如:Wife、Honey、老婆、太太等等;但是,其中最令人玩味再三的稱呼是台語的「牽手」。為什麼,這個簡單、隨口的稱號會引起他的注意?他提到:「牽手」有幾個必要存在的因素。
一、方向相同。兩人互相牽手,一定是面對同一個方向前進;假如方向相反、方向相異,則會發生無法前進,甚至原地拉扯的窘人狀態了。
二、速度相同。共同牽著手的雙方,彼此的步行的速度不能差異太大;假設其中有一人的行進速度過快,而另一個人無法跟上他的腳步,兩隻手便不能好好的牽在一起,活生生的就此放手了,這是多麼令人感到遺憾,不是嗎?
三、目標相同。兩個人牽手共同前進,兩個人的目標必須要相同;如果相異,就會發生一個人先抵達目的地,而必須將另一個人無情的撇下了。
四、當妳伸出妳的手時,妳一定會知道,有人會一樣伸出他的手來握著妳的手。兩個人共同走在 Green Miles 上,走著、走著,有時也會覺得疲累,當妳覺得身心疲乏而無以為繼時,請勇敢的伸出妳的手,妳將會知道另一個人將會無條件的、充滿愛意的握住妳的手,牽著妳的手,繼續向前走。
當你們牽著手,共同走在人生路上,迎著陽光,朝著璀璨的未來前進;即使到了年華老去、頭髮斑白,夕陽映著兩人依舊牽著彼此的手,傴傴前行的長長背影,這是何等美好的一幅景象。
這可不是隨口說說的典故,而有實例為證的。在李登輝總統赴日參訪之旅結束後,我曾在報紙上閱讀到一篇記事:國史館館長張炎憲詢問曾文惠,指他發覺李登輝赴日觀光時,緊緊地牽著曾文惠的手。曾文惠說,那是很自然的事。因為李登輝向來走路很快,與李登輝牽手,兩人才能同步;對她來說,她其實是抓住李登輝,李登輝才不會一直往前走。畢竟兩人已經老了,要相互照顧……我從這個故事才真正瞭解了林義雄主席所提之「牽手」的意義。
我真的很高興,聽到今天妳同我說的事情。記憶裡的小女孩,今天要出嫁了……小女孩長大了。祝福妳,希望妳擁有全世界所有的幸福。
我曾經參加過數個婚禮;但是,妳的婚禮將會是我最期待參與的。
筆者附註:圖片轉自千龍網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